|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+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
|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
|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
|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
|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
|产业资讯
|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
|独家内容
|杂志订阅
✍️ 投稿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产业资讯
蜜度发布人工智能前沿应用成果MiduCMR 实现多模态信息跨模态搜索
2022-06-27 15:06
字体: [   ]

  6月27日,蜜度发布了人工智能前沿应用成果——跨模态检索引擎MiduCMR,在多模态信息检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基于MiduCMR,蜜度索骥推出跨模态检索功能,实现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本等不同模态信息在统一语义空间中的跨模态检索;蜜度版权通推出文本、图片、视频的版权保护与监测功能,实现多模态信息融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。目前,蜜度索骥、蜜度版权通产品可在蜜度官网中进行体验。

  

  数字时代,数据智能已成为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,社交媒体内容数据在社会治理、企业营销、媒体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视频技术、网络技术、5G的发展,互联网信息正在从文字、图像向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相互融合的多模态内容转变。但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本信息搜索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,这些形态丰富、来源多样、数量巨大的多模态内容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的分析和应用。例如视频、短视频通常是文字、图像、音频等多种形态的组合,而常用的内容提取和分析方法主要针对文字、图像的单个模态进行,难以在多类模态之间实现“跨越”。同时音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裁剪、编辑等二次创作的情况,内容较为复杂,基于文本关键词的检索方法也存在信息发现不全面、侵权线索不容易发现、信息难以合并、追溯难度大等问题。

  面对数字时代的新需求,上海蜜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跨模态检索引擎MiduCMR,为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本等多模态内容的检索、分析、应用提供解决方案,帮助政企、媒体及创作者更好地面对全媒体多模态信息传播的新挑战。

 

  跨越语义鸿沟 多模态信息一键检索

  MiduCMR突破传统的单一模态的信息检索方式,实现了跨模态信息的一键检索。引擎从微博、论坛、App、短视频等来源的多模态信息中,提取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本内容并对其进行单模态理解和多模态融合,将海量全媒体信息映射到统一语义空间,跨越不同模态内容间的语义鸿沟,自动理解、关联多模态间的关键要素。

  基于强大的跨模态检索能力,MiduCMR实现了以文本搜图片,以文本搜音视频,以图片搜文本,以图片搜图片,以图片搜视频,以音频搜文本,以音频搜视频等跨模态信息检索功能,快速呈现所需的多模态信息;并能够智能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内容,准确解析视频中的字幕、背景、封面等特征元素,为深度数据分析提供基础。

  

  多样化识别分析 应用场景丰富

  在跨模态检索的应用方向上,MiduCMR能为政企、媒体提供多样化的支持。目前,MiduCMR利用跨模态对比学习、语义融合、语义表征、语义检索等技术,实现了跨模态视频打标签、相似视频检索、场景识别等一系列解决方案。

  针对政务应用场景,基于MiduCMR的蜜度索骥已支持约300个特殊场景的识别分析,有效提高政企、媒体等单位对视频等多模态内容发现、分析的准确度及应急反应速度,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公众需求、了解情绪变化、聆听建议心声、关注舆论动向、捕捉判别谣言,保护知识产权、打击假冒伪劣,为政府宣传、公安网安、社会治理、互联网内容安全的数字化升级工作提供支持。

  针对知识产权应用场景,基于MiduCMR的蜜度版权通已经支持全网多场景中的版权保护,帮助企业、媒体、个人、律所、MCN机构、影视创作机构进行文本版权、图片版权、视频版权的监测、预警、追踪与智能取证。同时,蜜度版权通能够对商标侵权、产品设计与包装侵权、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等行为进行监测、预警、追踪与智能取证。

  据悉,蜜度将基于MiduCMR推出更多的跨模态检索产品,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突破,在公安、消防、教育、医疗、民生以及内容监管、品牌洞察、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提供丰富的数据智能应用与解决方案,为数字政府、数字营销、数字媒体、数字城市等场景助力赋能。

 

*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不构成购买或投资建议。

 
关注微信公众号:

官方账号直达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招聘 | 广告刊例 | 版权声明

地址(Address):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-13层(8-13 Floor, IT Center B Block, No.315 GuangNei Street, Xicheng District, Beijing, China)

邮编:100053 传真:010-63691514 Post Code:100053 Fax:010-63691514

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-3 技术支持:wice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