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二十年前的育种专家而言,研究棉花基因数据,就像翻阅着一本没有标点的书。张天真团队长期致力于破译这本“书”。为了解决传统育种的难题,其团队系统分析了全球5000余个棉花品种,一点点解析出79642个基因中隐藏的遗传密码,鉴定出1000多个和产量、品质相关的基因位点,此前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棉花多组学数据库平台COTTONOMICS。
三年来,该平台访问量已超9万次,成为棉花研究的“知识中心”。在解析底盘育种大数据之外,联合团队构建了几乎覆盖全部棉花优异基因的核心种质库,研发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液相芯片——“浙大棉芯”。搭载这款芯片的“AI育种家”,具备智能解析植株表型并输出直接结果的能力,同时采用对话式交互设计,支持基因信息检索、精准育种方案生成及后代性状预测。
使用“AI育种家”时,育种人员若想查询某个棉花品种的高产、优质或抗病基因,只需直接输入问题,平台即可迅速调出结果;若要设计棉花杂交亲本选配或基因聚合育种方案,只需输入目标性状,系统也能快速生成最优方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AI育种家”在设计之初就具备多作物扩展能力,正逐步延伸应用于水稻、大豆、油菜、西瓜、西蓝花等作物的育种研究。
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如因无法联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