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路科普营走进鹫峰“生态文明教室”
校地合作开启科普育人新模式
9月21日,在全国科技月深入开展之际,学院路街道“2025科普营”第12期走进海淀区“十大教室”的鹫峰生态文明教室,携手北京林业大学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教学科研基地,成功举办地区企业专场生态科考主题营活动,吸引了25组亲子家庭参与。
清晨,营员们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走进这片自然科研实境课堂。沿途,导师引导大家观察森林垂直结构,辨识典型动植物,深入讲解食物链、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生态学知识。孩子们化身“鸟类调查员”,学习使用望远镜观察并记录林间鸟类,聆听鸟鸣、识别物种,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。红胁秀眼、大山雀等鸟类频频现身,引发阵阵惊叹。
活动中,导师不仅介绍了鸟类的生态类群与生态作用,还引导营员探讨鸟类迁徙的原因与意义,帮助大家理解保护鸟类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。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,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孩子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生态知识,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护环境、守护生态的种子。
学院路街道科普营充分发动辖区资源优势,联动包括北京林业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等多所高校,以及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、科研院所,推动高校科研资源向公众开放,实现高端资源科普化、公益化。通过“校地合作”机制,将大学实验室、科研基地、生态场馆等优质资源引入社区,构建“校城融合”高质量发展城区建设新模式,真正让科技成果惠及于民。
科普营课程设置注重“全龄友好”,尤其从亲子家庭入手,通过趣味生态实践、自然观察、科学实验等活动,吸引青年家长参与,增强他们对学院路地区科技、生态、文化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同时,鼓励学院路优秀青年学者、博士生、志愿者开设免费公益科普大讲堂,为辖区文化事业和科学普及贡献力量,进一步营造“学在学院路、创在学院路、爱在学院路”的浓厚氛围。
全国科技月期间,学院路街道紧密围绕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助力创新驱动发展”主题,开展“科普+”社会治理工作,积极联动属地高校与科研单位,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、公益化。本次开放鹫峰实验基地,不仅使市民近距离接触前沿生态科研环境,更充分体现了校地协同深化科学普及的实效。
未来,学院路街道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与资源整合机制,围绕地区居民需求与重点活动节点,推出更多符合居民需求、彰显区域特色的科普活动,助力营造热爱科学、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。